1. 回报效率呈现「周期性」 回报效率(即付出单位时间获得收益的效率)呈现「周期性」,具体从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述。 (1)为何持有 1 年期的「回报效率」低于持有 6 个月(更低于 3 个月)? 咋一看,以为持有的时间越短越好,其实本质上的原因是因为 A 股市场的短期波动性较大,最终导致了短期交易反而可以有较大概率获得好的年化收益。 给大家举个例子,可以帮助理解:假设某一年基金全年的收益为 5%,但是中间先涨了 10% 再回落至 5%,于是以一年为单位,年化收益没有达到 10%,但是如果仅持有 3 个月,年化收益高于 10% 的概率还是挺高的。 (2)为何持有 6~7 年期的「回报效率」远低于持有 3~4 年? 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A 股平均的周期为 4~5 年,因此,持有 6~7 年时,大概率是在第二个周期的底部区域(即 1.5 个周期),这个时候的年化收益率受第二个周期回落的影响而极大地拉低了整体收益率水平,最终导致持有 6~7 年期的「回报效率」较低。 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反思的,说明在 7 年以内的周期内投资基金,「战略性择时」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当然,不需要很高深的择时方法,仅需根据估值这种最模糊的正确也择时即可,即不要在估值的高点配置基金! (3)为何持有 8 年以上周期时,又开始呈现越长越好? 这个现象说明:在一个正常发展的权益市场,每一轮周期的价值中枢都会显著高于上一轮,所以,在持有 8 年以上周期(即经历完整的两个周期之后进入第三个及以上的周期)时,「回报效率」开始创出新高,并一路上行,最终实现权益市场长期的均值回报率(在 A 股长期回报率可以高达 15% 左右)。 2. 基金应该持有多长时间回到「基金应该持有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答案如下: (1)我们需要刷新一下「长期持有」的概念,8 年以上才是真正意义上有稳定绩效表现的「长期投资」,即至少持有 2 个以上完整的周期。 (2)如果你还接受不了 8 年以上的周期,那么你可以考虑持有 4~5 年(回报效率最高),而且,务必做个「战略性择时」,千万别在估值高点买入基金! (3)在合适的点位买入,并持有足够多的周期,这是基金投资成功的关键。 最后,分享一段个人非常欣赏的话: 如果把视野拉长到三年以上,你就能隐约感受到经济的周期波动; 如果把视野拉长到十年到三十年,你就能看到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的影响、社会风气的演变、经济格局的调整; 如果把视野拉长到五十年到一百年,你就能看到国家的兴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战争与和平的更迭; 如果把视野拉长到数百年到数千年,你能看到文化的形成与沉淀、宗教的兴起与衰落;如果把视野拉长到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你就能看到进化的脉络、气候的轮回。 如果投资也有相对论,那么时间就是核心。
|